首页 昆明 正文
阳宗海十二月 | 历尽千帆 最美的还是阳宗海的四季
昆明信息港    12-20 19:31:18

1

行走在四季的风,吹过迥然不同的风景,始终愉悦着人们的眼睛,那或是一脉相承的人文感召,又或是魂牵梦绕的故土乡情。正如,我多思的眼眸,始终眷恋着阳宗的一山一水、一花一果、一砖一瓦、一草一木。

一帧灿烂的风景,云集琼音素斗,斧峦苍虬,惟在一颦一笑的季节里,恍惚一朵记忆,迷醉一方宾朋,唤醒一泓砥砺,崛起一座新区。那么,就让我们浅唱一首歌,并以优雅的心情去咀嚼吧……

2

春花 一场繁华的盛宴

一年之计在于春。

这个季节,是阳宗最美的表情。每每三月,赏花人络绎不绝,一如千树万树缤纷的容颜。假如每一朵花都是一张笑脸的话,那么每一张笑脸也都是一朵花。

人们雀跃着、行走着,也安静着。或长枪短炮聚焦丰姿,或附庸风雅古典穿行,或焚香弄茶、或青睐樱桃,或凭湖沉思,浅斟低吟。无论如何,这样一场明媚浪漫的春事,总是让人欢喜的。

3

春意正浓。杨橙云摄

春天,我带家人前去踏青,每每走进阳宗万亩花海里,我总会抬起头,在纤纤柔柔的花叶间,在细细碎碎的花影里,寻找前世遗忘的梦。我常常想,前世,我必是一个种花人吧,否则今生为何那么钟爱花?那么固执地痴迷她、懂她、惜她。每每抬头凝望时,心里也总是蹁跹着莫名的感动,说不清,道不明,仿佛每一朵花蕊间都躲藏着眺望着一缕花魂,夜夜吟唱着,一首来自古老河岸的歌,那么熟悉,那么摄魄,那么牵念。

这个时候,我的小孩也会扬起粉嫩的小脸,兴奋地大喊:“哇塞,真的好美哦!这难道是天上的云掉下来了么?这是在春天盛开的雪花么?”

4

希望的田野。谢丹摄

风过,吹开一地的白、一地的怜,唤醒清亮的梦、清亮的眼。孩子扬起春风的面,世界绽开柔柔的甜。一头是粉雕的脸,一头是玉琢的颜;一头是舒醒的懵懂,一头是舒展的翩跹。只一刹那,我从季节的流转中读懂了浪漫的流丽,从孩子的眼睛里看到了萌芽的神奇。一抹清澈的瞳花,一朵洁白的童话,一眸微笑的瞳花,一树缤纷的童话,所有芬芳的歌谣、温暖的想象,所有稚嫩的欢喜、单纯的盼望,都在风中,都在梦里,定格成一串一串一瓣一瓣晶莹剔透的记忆。

纷纷扬扬的,是诗、是季节、是花瓣雨;轻轻柔柔的,是唇、是呢喃、是小夜曲;潇潇洒洒的,是风、是羌笛、是玉门居;缠缠绵绵的,是梦、是怀念、是关索戏,是洞经乐。

就在春花缤纷的季节,关于阳宗花事的消息,宛如一缕清风,吹皱一湖春水,扬起了漫天鸟语花香,四面飘飞。

春天的眼光总是多情和柔软的,有对梨花的倾听,有对桃花的写意,有走进百花的温婉,也有风过花落的遗憾。春天的花,就像一幅画,一首诗,灵动了这片美丽的土地,让那些慕名而至的初初遇见的心,也能萌出星星柔柔的感动。

5

阳宗海黄昏。柴保辉摄

这些物华天宝的美丽精灵,不管是迟暮阑珊还是浅唱低吟,不管是盛极一时还是香消玉殒,不管是淡写轻描还是浓墨重彩,在我看来都是极美妙的诗、极雅丽的画。这些驰骋飞扬的笔墨,让人纵情诵之,婉转歌之,沉笃思之,唏嘘叹之,就在晶莹的花叶里,就在馥郁的字句中,晓山之青翠,湖之涟漪,风物之隽永,一种情愫开始跌宕起伏,直至欢快地奔跑。我是如此挚爱着这片热土,更深深眷念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父老乡亲,我的眼睛和文字常常因为这片土地变得炽热和柔软。

一管箫声出生尘梦,百花作盏饮清风。吟唱的芳曲,让我看见时间的鳞片纷纷,一骑红尘,超越寒冷,迎接春风。白花如雪,缤纷若梦,采一树蜂飞蝶舞的翩跹,绘成山长水阔的风景,这是对花的依恋,更是对家乡的向往。

今生,我有一束芬芳的执念,想在属于自己的土地里,耕耘一片梨田,再在树下,在篱笆旁,任性地种上各种蔬菜、各种季节,各种颜色,各种营养、各种清香,然后,等到春天,让透过花影缤纷的那一枚月亮,痴痴地恋上,我的花树、我的田园……

6

夏雨 一片甘润的青春

走进夏天,阳宗海的万水千山已经苍翠得无与伦比。茂盛的梨园,野花缠绕的山径,带着泥土清新的风,风中传来的鸟语。一幅一幅路过的风景,被一树一树生机盎然的绿色点缀成了每个人的青春与向往,澎湃成每颗心的欢愉和呐喊。

阳宗海的夏是明亮的夏,热情的夏,也是潮湿的夏。夏天的雨说来就来,那样一场酣畅淋漓的天外飞水,将这片绿色的土地浇灌出了一派鲜亮,也将这个关于绿色的故事讲述得分外妖娆。而夏天的雨,总是微笑在密密深深的山林中,盛开在层层叠叠的绿叶上,润泽在丰丰腴腴的田野里,煮成一汪热腾腾的火山温泉。

阳宗的雨是温柔矜持的雨,像极了奶奶的荫丹蓝头巾。每每下雨的时刻,奶奶喜欢坐在落雨的门檐下,手拢着一个竹篾编制的装纳盒,仔细地穿针引线,缝纳着五光十色的布壳子。那个时候,温婉的细节就在雨里飘飞,那个时候,饱经岁月的目光穿过针鼻透过针尖,安之若素地绣成一只只美轮美奂的绣花鞋。这些夺目行走的艺术品,用古朴的方法缝制,上色考究,爪钻精选,自然摔花,一段绣花鞋的故事就这样诞生,流动的色彩,智慧的创意,将手工之美、舒适享受融为一体,让人看了爱不释手,竟不舍得穿在脚下,只愿放置雅居一隅,成为一种赏心悦目的非物质文化。

7

阳宗的雨是厚重沉淀的雨,恰似安静矗立百年的“龙泉寺”,相传因九龙寻珠而来,寺里的九头龙王树,太极池,无不静谧的诉说着那段历史。偶然来到寺中,安静地移步逡巡,认真阅读每一符雕刻的花纹以及纹理中蕴含着的深邃历史。那个时候,我总在袅袅飞升的幡雾中,在寂寂散释的清香里,听到了岁月叩响门栓的脚步,以及脉络分明由远及近的跫音。斑驳的历史,云烟一般的故事,总是披着顶礼膜拜的佛袍,蹒跚着步子,认真端凝那山、那村、那檐、那柱、那钟、那碑。

阳宗的雨是幸福吉祥的雨。这个滋润着物华天宝的精灵,从阳宗海的北边,渐次惠顾温泉、梨园,直至海的最东边,在潮湿的微濛里,勾勒出一片又一片古色古香的光景。一霎那,仿佛时光逆流,阳宗海的一花一草,每一眸建筑的风格、色调,每一个院落的朴素、别致,每一墙民间绘画的浪漫、生动,都随雨声雨景幻化成一种“穿越”的错觉,都随“洞经音乐”走进心头,走进远古。

8

筑巢引凤。邓忠权摄

阳宗的雨是勤劳善良的雨,哪怕雨天,农人们也会披着蓑衣或者雨布荷锄劳作,每一户人家,都乐此不疲其乐融融经营着呵护着自己的田园。家家户户的墙角都会堆满了各种各样果蔬,金黄翠绿酡红一片,瞧着也让人艳羡。如果此时你撑着伞或骑车经过农户的家门前,你的耳畔,总会冷不丁飘来一句热情地问话:“嗨,这位老乡,到家里避避雨吧,天晴再走。”此刻,阳宗山水烟雨蒙蒙,你的眼角内心同样也会烟雨蒙蒙。澄澈的雨和古朴的民风,已经置入了你的记忆——我来过,你记得吗?你送过,我记得。

我们曾在居室内把盏邀雨,你听雨打芭蕉,我行酒煮词牌。那个时候,一种默契的地久天长和一种坦荡的推心置腹,就从古老的从前走来,就从咫尺的阳宗海走来,从此,我们喜欢听雨,因雨觅得一方璧缘。

时间煮雨,也许煮的就是这样的记忆,这样的因缘,这样的不离不弃和一生足以相牵相守的心灵。

9

静。李宏摄

秋果 一轮丰硕的喜悦

这个秋天,我如约而来。

金灿灿的阳宗,活跃了一众村庄,聚焦了一树繁华,圆润了一轮果香,并跟随悠悠的晨钟暮鼓,缱绻在山明水秀的梦里,欣欣然流淌着清甜。

这是怎样一个丰硕的故事?只等你来,细细品尝。

阳宗故土客云来,田园处处飘馨香。走进秋天,自然而然,就走进了熟透的果园,走进了一幅硕果累累的金秋画卷。目之所及,是一株株密匝匝绿油油的果树,是一枚枚或挂枝头或躲叶后的黄灿灿沉甸甸的果子,是一靥靥脆生生质朴朴的笑容,是一道道或忙碌或安静的明晃晃清爽爽的风景。

走进果园,泥土的芳醇、水果的甜香扑面而来,继而,就有舒缓的陶醉、优雅的惬意弥漫开去,似乎被什么东西拨动了心弦,只一瞬间,心事变得安静、变得澄澈、变得柔软。那些单纯明朗的欣喜、清凉稚嫩的快乐、朴素委婉的感动,就那样鲜灵灵地萌发出来,荡涤着满腔洗尽铅华的情愫,也复苏了一段遥远纯真的记忆——记忆中的家门前,同样蓬勃了一株枝繁叶茂的梨树,每当秋天来临,那些大大小小、黄黄绿绿、纷纷扬扬的果实,就以铺天盖地的姿势,牵引了顽皮的眼光,愉悦着馋涎的味蕾,滋润出快乐的童年。

沿着果园香径,径直向前,我微笑着去欣赏、去品味、去感悟、去解读——那些能够沉静躁郁安抚心灵激发情思的一树一枝一叶一果。舒展的枝蔓,饱满的秋实,始终释放着成熟,昭示着丰收。赏秋当下,高高低低的果树,星星点点的果子,浩浩荡荡的果风,就在我眼前,辽阔成了一片璀璨夺目的果空。

10

远离城市的喧嚣,采风古老的土地。近听,风儿在枝柯间嬉戏,秋蝉在绿荫里轻唱,随日光洒下斑驳的声响;远眺,秋天的果实排列成行,颜色由浓渐淡,呈现一派“万绿丛中点点黄”的热闹景象。秋天的旋律触动了我,当我逐渐剥离那些走得最急也最美的童稚时光,用一种近乎渴盼的祈祷,告别青涩的烂漫,就在无邪转身的路上,我看到了花朵的幻灭,嗅到了果实的清馨,触到了树木的峥嵘,流光碎影间,所有快乐的音符如同浸水的墨彩,浓妍厚韵,空绝斑斓,几番漂浮、扩散,氤氲成了岁月深处最隽永的图腾。古老的歌谣,活泼的成长,凝聚了幸福,温婉了心,最后,惟将无忧的童年眺望成暗夜里那根匍匐勇敢的藤,微笑成花冢旁那曲流丽无瑕的歌。

都说“落红不是无情物,化作春泥更护花”,那么,是否“落叶最是滋养物,化作春泥更护家”?!透过满地的落叶,我仿佛看见,那些晶莹剔透盘桓无止的灵魂,怀揣慎重又清甜的心事,始终环簇着田野,守护着家园。

原来,所有的开始和结束,都只为一种斩不断也挥不去的情结,所有的渴盼和等待,都只为一轮圆满又丰硕的金秋;原来,那些坚韧不拔的守望和微笑温婉的细腻,早已在风里、在雨里,在岁月的罅隙中茁壮成长,最后,被时光雕刻成了一串一串五光十色的记忆。

无声,亦感动……

11

冬岚 一阙明媚的忧伤

我的眼眸,总被一幅一幅风景所吸引,所以每日每夜魂牵梦萦着那山、那水,那人家。然后,在一个冬日,不顾一切地翻越千山万水,穿过那村庄、穿过那山路,去靠近一棵传说很久的树。

近距离触摸阳宗的晨,妄图,看到初升的冬阳,沉睡的冬林。这个季节,没有开花结果的困扰,没有落叶归根的情结,这是属于一个冬天的精致。这个季节,百年的古树虬枝,任我驰骋,任我悲欢地凝望。

12

当我走进村庄,倏然觉得眼前似有无数“雨尘”漫舞,正如在漏隙着光线的昏暗角落,我们可以看见悬浮在光晕中的尘粒子一样。那些“雨尘”不绝,轻轻松松就吻上我的脸、钻入我的袖,皮肤一阵紧致,心事开始蔓延。原来,阳宗冬天的山岚也可以如此纷纷扬扬潇潇洒洒。一如,开在春天的花。

走向岚雾氤氲的山川深处,爬上草木低垂的高高山坡,一任细细密密的雾露浞湿发、浸透裳。心情,也在一片凉凉的寻觅中变得愉悦和爽朗。

放眼眺望,山势起起伏伏伏,簇拥在阳宗海的山川书林流动着缠绕着一团团浓淡相宜的白雾,像极了三月的梨花雪。游走的白雾,恰似一杯浓稠的卡布奇诺,自下而上暗腾出一股温热的芬芳;又似荡涤纷扰的云烟,潇洒来去,纤尘无绊,亦真亦假,恍如仙境。

雾团簇着山,山更雄奇;林掩衬着雾,雾更神秘。枝叶穿雾,叶亦染墨,曲茎交错,形如鬼斧。偶有鸟鸣腾空,更为阳宗凭添一丝生动和灵韵。或许,在这个韬光养晦的季节,阳宗又开始酝酿一场关于晴雪的甜美记忆。

萧山石径斜,阳宗幸福家。所有乌檐青壁,院落横墙,果木圈舍,均被岚雾粉饰得棱角圆润,纹理隐现。柔软的白色间,隐约渗透出黑的瓦、青的墙、密的林、奇的枝,似一帧剪影,宛一幅水粉,更像一首含蓄的词令,精蕴不显庐山,朦胧不失亮彩,寂静的模糊,清凉的遐想。微笑的小曲中,就有牛铃声传来,划破厚重,摇白锦琼葩似雪照醒梨庄。

曙光乍现,天地骤亮,山岚渐淡,万物俱清。

当村庄开始鲜活,当人们开始忙碌,当牲畜开始觅食,当果园开始抖擞,这个时候,就有洁白的炊烟,从清晨的檐下袅袅升起。

我在一片冬天的草色里停了下来,停在前生后世的记忆里。身旁,就是一大棵百年古树,生长在一个奇妙动听的传说中。此刻,寂静又寂寞的阳宗海,一个人影也没有,一朵浪花也没有。所有入目的空、入目的景,都与灰白有关。这一刻,纵然我用上头脑里所有与“寂”相关的词汇,也不够形容阳宗海的静。然而,在这浩荡的寂寂里,我又分明感知,阳宗海正暗自酝酿着来年的春天盛会。

13

轻轻踩在落叶里,发出轻脆的声响,仿佛时间的拔节。

我在阳宗海边走着,一遍又一遍,当我抬头,仰望渐渐明媚的天空,秋水长天处,是一望无际的碧蓝。在欲说还休的深深草色里,守护着这个梦想花开的地方。而属于我的梦,四季流转的梦,终归圆满!是的,我眼中的阳宗海曾是童年的一场欢乐盛宴,华丽炫目,活色生香,终因成长、追逐和忙碌,遗忘了那些单纯洁白的憧憬、天真明媚的欢喜、年少不羁的痴狂和顽皮懵懂的期许。此刻,当我转身,却对这片专属我的后花园,竟说不出再见,许多似曾相识的片段和细节开始苏醒,于这冬日。

我是个喜欢怀旧的孩子,站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和场合,就会不可遏制地怀念过去——归梦如春水,悠悠绕故乡。

14

银河。李俊冬摄

我一步三回头,凝望着正在与我渐行渐远的那山、那路、那水、那人,那转角处的云端。

或许,今生今世我都无法走出这片昆明人的“后花园”,在这个冬天,恰好成为我一个人专属的记忆。

从此一生,魂牵梦萦。

编辑:俞逍    责任编辑:徐婷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