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沧市委书记杜建辉在“大香格里拉”文旅推介会上,将临沧喻为“自然与人文深情眷顾的梦境之地”,诚邀宾客寻找心灵归宿。而凤庆这块“梦境之地”,以3200年茶尊、非遗滇红、百年古镇与“全年春天”的生态,把“梦境”酿成了触手可及的美好。
茶尊越千年,非遗续茶香
当杜建辉书记提及临沧是“茶树起源地中心地带、茶树种质资源基因宝库”,凤庆的“锦秀茶尊”便是最好注脚。小湾镇锦秀村,这棵树龄3200余年的古茶树,树高10.6米、根径1.84米,2015年荣登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纪录,获得“中国最大古茶树”称号,是世界现存最大栽培型古茶树,枝叶间流淌着千年茶脉的基因密码。
2022年11月29日,滇红茶制作技艺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“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”,凤庆滇红茶自此拥有了“世界非遗”身份。走进“滇红第一村”,3万余亩茶园连绵起伏。游客可跟着茶农穿梭茶垄,亲手采摘鲜芽;再到初制所体验萎凋、发酵等非遗工序,见证绿叶蜕变为金毫显露的滇红茶。如今,凤庆123家茶企组成产业联盟,418个初制所联动24.5万茶农,“凤庆滇红茶” 以897分跻身全国茶叶公共品牌第8位。49名非遗传承人守护技艺,让这缕茶香飘进茶百道等新式茶饮杯盏。品一杯滇红,茶汤红艳明亮,香气高长,满口皆是千年韵味。
恒春藏秘境,栖居有清欢
“临沧是恒春的生态摇篮”,凤庆用数据印证这份优势:年平均气温17.1℃,森林覆盖率53.53%,空气负氧离子含量2000-10000个/立方米。按气候学划分(春季10-22℃),凤庆春季日数达365天,真正实现“全年春天”。
洛党镇大兴温泉的暖雾、“青树公馆”的文艺氛围、浴龙岛的野趣垂钓……吸引着旅居者寻味慢生活。深入乡村,诗礼乡古墨村情人河畔,清嘉庆年的老磨房仍在运转,水声伴石磨,与古核桃林、石板房构成田园画;鲁史镇塘房村,石头房屋映着茶马古道马蹄印,满是人与自然共生的诗意。站在高处眺望,远山云雾绕,近田绿意浓,心灵在此得慰藉。
古道连古今,文脉润心田
“鲁史古镇是‘滇藏茶马古道’鲜活见证”,杜建辉书记的话语在古镇青石板路上回响。这座明代“阿鲁司巡检”所在地,“三街七巷一广场”间,明清古建、马帮客栈的火塘,仍诉说着 “护国之神” 赵又新的少年往事。如今,酿酒馆的古法技艺、豆腐坊的柴火香,让古镇焕发新生,游客可晨起赶集、午后听马帮传说,夜晚围火塘尝茶炒腊肉。
凤庆文庙始建于明万历34年,400年的棂星门与泮池碧水相映,抚摸古老石柱,瞻仰庄严殿堂,能深切感受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。澜沧江畔的凤云村、永发村,垂钓、观鸟的惬意,让“文脉+生态”的体验愈发丰盈。
风味暖人心,产业添活力
凤庆美食藏着地道风土与乡愁,每一口都是了解凤庆的窗口:粑粑卷作为本地独有的“乡愁味”,以大米粑粑作底,裹上豌豆粉制的脆锅巴与滑嫩稀豆粉,配牛肉串、火腿肠,软脆交织;鲁史毛豆腐经古法发酵,表面长细密白绒,煎至金黄后外酥里嫩,蘸辣水更显豆香;泡肝用新鲜猪肝经腌制、吹气、风干制成,色泽暗红、口感松软,咸香浓郁;还有“中国核桃之乡” 的核桃油、核桃糕,澜沧江江鱼的细嫩,农家腊肉的油香,雨季油鸡枞的酥脆,道道皆具地域特色。
产业兴旺更让生活多彩。凤庆依托优良生态与丰富温泉资源,打造了多处康养度假胜地,游客在此既能泡温泉舒缓身心,也能体验专业理疗放松疲惫。走进核桃加工厂,可全程了解核桃从采摘到加工的完整流程;身处茶乡,还能亲身感受滇红茶非遗制作技艺的独特魅力。“中国核桃之乡”与“世界滇红之乡”的双重美誉,更为这份“梦境栖居”筑牢了坚实底气。
一杯滇红藏千年,一座古镇忆往昔,一方村落享清欢。凤庆早已备好这份“梦境栖居”,等你赴一场与美好的“故乡之约”。(凤庆视点 作者陈垚)